导航栏

×
活动范文 > 读后感1000字 > 导航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通用(7篇)。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用爱架起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我更坚信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慈爱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师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不断地自我鞭策,怀着一颗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心,终生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师的爱是一缕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学生纯洁的心灵开花。教师的爱是一抹微风,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学生清纯的脸颊绽放。教师的爱是一泓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平凡的工作孕育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当你将师爱奉献给你的学生时,你也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仅仅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可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是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教师,是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2)

“教育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强调的,也是《中国师德手册》的核心部分。手捧着《中国师德手册》细细品读,慢慢思考,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

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情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他说:

“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是分脆弱。如果你不小心露水滚落,它就会破碎消失。

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像露水一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那我们要如何来体现这份爱意呢?

一、真情实意

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学生的心理寄托,是人的内在欲望。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因此,教师要让真情时不时地流淌,用真挚而深邃的情感发出浓浓的爱的流淌,用言语和行为表达心中的情感,让学生尝到被爱的滋味。

二、尊重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

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和信任你,他们才能对老师一言不发,甚至告诉你隐藏在他们心中的秘密,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卓有成效。因此,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落施爱心的金钥匙。

一。尊重和理解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过去,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以尊严换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尊严,却有它自己的外表。只有教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触动学生,他们高尚的品德、优秀的教育和真至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教师的尊严纪念碑才能树立在学生心中。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3)

我读了《中国师德手册》后,感受颇深,特别是第四章,让我明白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在教书育人中决不放弃“后进生”。学习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进一步地得到提高师德素养水平以及对自己的更高要求,同时也给我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指南。当教师的都知道,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当今神圣职责。我们应该拿出无比的热情来研究“后进生”,对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在崇高师德的阳光雨露中,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书中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羞耻心,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可能比“优秀生”更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去照顾他们,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尊、自信。

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无可挑剔的“优秀生”,而是那些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却很有特点、与众不同的学生,这些经历让我铭记在心,感受颇深的。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对与如何转化“后进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为“后进生”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

学生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因此,在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时,首先应该从根基做起,真正做到治标又治本。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的优秀语文教师——吴老师,她就是一位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注意给“后进生”打知识地基的好老师。吴老师说得好,“如果基础不好,教师就必须拿出自己决不放弃的热情,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的给补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说你的转化是成功的!”在教学及转化”后进生”时,吴老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使我感触很深。她要求那位帮手在短时间内与小虎成为好朋友,她自己则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小虎制定了一份生字练习单,包括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有该记住的字词。一个学期后,小虎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习习惯也得了大大的改善。

作为教师,我们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必须加以重视,从师德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检验我们教师合不合格的一项标准。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没有像文中吴老师那样尽职尽责,有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真的做到像吴老师那样,不仅像小虎一样多的“后进生”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自己也会像吴老师一样,在教育成绩上收获很多荣誉和尊敬。

二、做“后进生”的书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做转化“后进生”的这块“硬骨头”方面,书中王富贵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例如,王老师对每一道题都是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展现,而且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习题中讲生动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小佳他们的阅读热情,通过王老师的辅导,使得小佳学习兴趣大增,为国家培养了一名有用的人才。

三、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方法

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后进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借鉴以下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方法:

1、消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

2、唤醒并保护“后进生”的自尊感。

(1)对“后进生”要求进度。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通过让“后进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3、持之以恒地培养良好习惯。

总之,“后进生”缺点多、毛病多、心里特殊、不那么可爱,但作为教师,职责所在、师德所在,我们都应该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给予他们持之以恒地帮助。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要始终相信,“后进生”的转化并不难,付出总会有所收获的。这就是我学习《中国师德手册》的感受。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用爱架起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我更坚信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慈爱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教师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敞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扉,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不断地自我激励,热爱学生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老师的爱是一缕阳光,它照进学生的心,使光辉在他们纯洁的心上绽放。老师的爱是一阵微风,轻轻地吹动学生的心,使微笑在他们纯洁的脸颊上绽放。师爱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生命在师爱的温暖中成长。

平凡的工作孕育非凡的人生。当你把老师的爱奉献给学生时,你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这只是一句关心和鼓励的话,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可或缺的。

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感情,是打开学生智慧和良好心态,激发学生求真务实,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能使教学活动焕然一新,充满活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一个老师的微笑,一个亲切的举动,一句赞美的话,都会激发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以极大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

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教师们每天辛勤工作,在晨雾中,送走天空中最后的夕阳,几十年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寄托,责任的支撑是不可能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成了老师们书写非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

教师是用爱写的标题;教师是由责任支撑的身体。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5)

为人师表,用品德垂范学生

今秋,在校方领导的大力推广下,我和学校里的老师们一起潜心研读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师德手册》。在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师德作为教师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早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常识,并不需要费心费力重新学习。然而,经过对叶小媚同志编撰的这本手册的深入研究,我才意识到以前的认识是多么肤浅。

“师德”二字远远不只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指引着教师在自己平凡岗位上执着坚守的精神图腾。同时,它也全然不是笼统的,师德是细则,是规范,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必须要做到的要求。

教师走在平凡与崇高的边缘,师德徘徊在权利与义务之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深远、最具体的教育。老师的一言一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1】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德,对于引导、启发、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师德规范还能把教师凝聚成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群体,师德规范又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有着强烈的约束作用。

《中国师德手册》立足于师德建设的核心,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细节,并结合名师的经典案例,直观地给出了实施师德培养的具体方法。

本书按照新师德规范,分六大部分对新师德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分别是:

第一章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 ,主要包括

一、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三、理性表达情怀,爱国更要守法

四、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二章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主要包括

一、甘于寂寞,乐在爱岗敬业

二、以仁树人,以敬业完善自我

三、廉洁自爱——生命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四、学会尊重,让无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五、勤于家访,让爱岗敬业落在实处

第三章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主要包括

一、危难时,舍生忘死献大爱

二、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三、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四、信任之爱——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五、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师爱

六、理解之爱——教育,从理解学生开始

七、把师爱用目光传递出去

八、抓住“犯错”时机——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九、让“师爱”成为高尚的“友爱”

第四章不仅教书,更要育人 ,主要包括

一、海纳百川——宽厚的胸怀奏响和谐乐章

二、平等对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功

三、决不放弃“后进学生”

四、转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

五、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学生

六、做个学问高、师德更高的专业化教师

七、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

八、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九、还课堂给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的天堂

第五章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主要包括

一、用正直的品德垂范学生

二、诚信为本,坚守高尚情操

三、做严于律己的模范

四、勇于认错,为学生做出表率

五、仪表风度——端庄朴素的形象才富有感召力

第六章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 ,主要包括

一、用创新打造特色教育

二.挑战自我,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终身学习,博古通今——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整本书的语言清晰明了。它举出各地教育实践中的小例子,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对待工作,在教育事业中应该追求什么,应该避免和避免什么样的错误。书中内容全面细致,尤其是那些关于处理课堂中突发事件以及挽救失足少年等的教育机智时时让我赞叹不已,下面我仅就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五章(做为人师表的典范)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具体说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真诚感化。

教育学生不是作秀,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其次是人格表率。学生对教师的独特期望和信任,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仁慈会让他们感到无比幸福;教师的一点缺陷会让他们感到无比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第三是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个想成为好老师的人来说,应该尽量避免。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所有群体都是互利互惠的,教师被赋予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定义。“为人师表”早已不是穿戴整洁,言辞文明这么简单的要求了,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所以教师首先就要成为文明、高尚的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这就要求我们“言为人师,行为师表”,用正直的人格作保证,去塑造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本身。

但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教是停留在传统的打骂棍棒教育阶段,教师打骂学生的新闻时有发生。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浙江省一所中学的一位老师因为一个男孩踩在教室门口的草坪上,打了他五个耳光,侮辱了全班同学。尽管学生、家长和学校意见不一,但学校承认老师有打骂学生的行为。

笔者不禁愤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教书育人”的老师执掌了“暴力教育”的教鞭,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耳光相向”,光荣而神圣的三尺讲台岂能允许暴力教育肆虐?案例中,事情的起因是周同学踩教室门口的草坪,老师大声呵斥未果的情况下打了学生5记耳光。踩草坪破坏公物当然不对,老师也应该及时制止并教育学生,但也不至于让愤怒到打学生5记耳光、辱骂全班学生的地步。

学校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学生不是发泄情绪的工具。学生踩草坪不听老师的巴掌,绝对是不对的。五个耳光是错误的加上)错误。这是一种缺乏修养的行为,甚至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如何言传身教?

当教师与“低素质”“无能”等字眼挂钩,何谈师德,何谈素质教育?对此,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3】 在教育实践中,当孩子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时,我们首先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手段为什么没有效果,而不是让我们的情绪失控,拼命质疑孩子为什么不服从。

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脆弱,更为固执。【4】逆反心理在一定层面上对成年人来说都难以避免,更何况是心智发育正处在关键期的儿童。应对逆反的有效措施在于真正的去了解并理解孩子。

如果老师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因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孩子把老师当成了导师,这样的老师就师是败的。在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情况下,教师单方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无疑是得其反。要知道,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20年前的孩子,一切都“听老师的话”,在这网络、电视、媒介传播速度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习性,教师不应当简单得去忽略这些特点,而要耐心倾听,对于孩子正确的思想要加以表扬,对于错误的想法要加以指导,让孩子能对老师说出他自己的想法,他内心世界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成功的。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我深感自己是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在目前的情况下,与其说是我在教这些孩子,不如说是这些孩子教了我。有了《中国师德手册》的指引,我正在逐步规范着自己的言行举止,懂礼、讲义、求智、尚仁、重信,一步步学着做一名“像样”的教师,表里如一,用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垂范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师德手册》叶小媚

【2论语》孔子及其弟子

【3教育漫话》 英洛克

【4蒙田随笔全集》 英蒙田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6)

《中国师德手册》立足于师德建设的核心,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细节,并结合名师的经典案例,直观地给出了实施师德培养的具体方法。

本书按照新师德规范,分六大部分对新师德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分别是:

第一章 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 ,主要包括

一、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三、理性表达情怀,爱国更要守法

四、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二章 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主要包括

一、甘于寂寞,乐在爱岗敬业

二、以仁树人,以敬业完善自我

三、廉洁自爱生命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四、学会尊重,让无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五、勤于家访,让爱岗敬业落在实处

第三章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主要包括

一、危难时,舍生忘死献大爱

二、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三、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四、信任之爱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五、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师爱

六、理解之爱教育,从理解学生开始

七、把师爱用目光传递出去

八、抓住犯错时机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九、让师爱成为高尚的友爱

第四章 不仅教书,更要育人 ,主要包括

一、海纳百川宽厚的胸怀奏响和谐乐章

二、平等对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功

三、决不放弃后进学生

四、转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

五、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学生

六、做个学问高、师德更高的专业化教师

七、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

八、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九、还课堂给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的天堂

第五章 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主要包括

一、用正直的品德垂范学生

二、诚信为本,坚守高尚情操

三、做严于律己的模范

四、勇于认错,为学生做出表率

五、仪表风度端庄朴素的形象才富有感召力

第六章 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 ,主要包括

一、用创新打造特色教育

二。挑战自我,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终身学习,博古通今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整本书条理清晰,语言平实,处处引用教育实践中的小例子告诉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应对工作,在教育事业中,我们应该追求什么,那些误区应及绕行避免。书中内容全面细致,尤其是那些关于处理课堂中突发事件以及挽救失足少年等的教育机智时时让我赞叹不已,下面我仅就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五章(做为人师表的典范)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读后感中国师德手册(篇7)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

教育永远是创业,教师永远是前程。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是他的智力空虚和精神财富的缺乏。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本文网址:http://m.yjf98.com/y/741.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
N 编辑推荐 更多
热门栏目